【回顾】北体人文论坛十二期|程乐松:躬亲与坐忘——传统中国的身体实践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体大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学校“双一流”建设与“三个转型”综合改革要求,切实推进体育与人文深度融合,提高体育大学学生人文素养,加强人文学院学科建设,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特开设“人文论坛”。“人文论坛”从2019年10月开始,紧密围绕学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立足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术前沿,邀请国内外人文社科领域成就卓著的名家、大家莅校讲学。
2020年11月27日早晨十点,人文论坛第十二期讲座在腾讯会议顺利召开。本期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乐松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题目是“躬亲与坐忘——传统中国的身体实践”。
蒋小杰老师主持开场后,大家对程乐松老师“线上”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程乐松教授先是分析了“躬亲”与“坐忘”的概念,即“躬亲”表示身体的现场,“坐忘”表示浑然的忘我。这二者恰是中国文化身体实践的两端,一方面投身于经验,一方面把精神世界的自我彻底消解。这两种极端提供了观察性,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体悟被自我遮蔽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而从某一方面来说,躬亲与坐忘正是一种实践与行动。从身心之间到思想与行动之际,对身体理解的物理化,如达芬奇所研究的几何学一类。程乐松教授将西方与中华传统文化作比较,指出中国的自我是在群体中建立个体,西方则是从个体出发建立群体,这反映了生理主义或还原论,身体的物化与非物化。
而后程乐松教授将所说的言论分为四个层面,即日常生活的身体仪式,心灵状态永远都有身体的参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某种程度上脱离日常状态的身体以及生命的迂回。
第一个层面,日常生活的身体仪式秉持着诚意,存在在仪式、日常生活中。比如君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一种统一身心、活泼泼的精神态度,从容的孔颜之乐,是心灵和自我一起被安顿,安身立命,物理自我和精神自我不会分裂;也有安顺处世的态度,自我开放性,高度适然。
第二个层面,心灵状态永远都有身体的参与考虑身体的真实在场,身体和思想难割裂,所有的思想都得有境界,是精神世界的实践现场。
程乐松教授所说的第三个层面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某种程度上脱离日常状态的身体。比如生病,具有危机感的生命体验,我们如何处理。身体的观念,来自于病理学的需要,平衡与失衡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中国人对病的理解,中医的特征是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养生。中国病理学的基础是一种平衡感,宇宙的平衡感。宇宙规则,自然主义,有机主义。身体实践的层次,最终指向生命的有限性,以生命为基础,身体实践,实现观念重构。
最后一个层面是生命的迂回,生命死亡就消散了,为其他的生命提供了能量。
感谢程乐松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关于躬亲与坐忘传统中国理论实践的分析。在本次思想交流过程中,程乐松教授为我们介绍了身心的二元模式主导了近代以来的哲学传统和方法论,身体与心灵的对应使身体被逐步对象化和物化。这一点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并不存在,躬亲的实践与坐忘的境界都始终紧扣着具象化的身体,身体和行动的不可还原性凸显了中国思想的实践性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