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人文论坛第十一期 学术论文的写作与投稿
主持人:蒋小杰
主讲人:孟宪清
2020年11月18日19:00,人文论坛第十一期讲座在腾讯会议顺利召开。
蒋小杰老师主持开场后,大家对孟宪清老师“线上”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经过幽默地自我介绍后,孟老师轻松拉近了线上讲座大家的距离感。
孟宪清老师提到“讲到论文,格式是基础”。在论文的形式上,最起码要做到格式准确。之后,在投稿方面,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提前就与相关刊物编辑有所接触,这样可以让编辑更加重视你的论文,以此帮助多次修改、多次调整,进而让刊载变得更加容易。再者,刊物每年都有专题研究,与编辑有所来往可以提前得知相关信息,尽早准备,提高投稿效率和中稿率。第二,最好按照所要投稿刊物具体的要求来写。每个刊物的要求和格式都不一样,因此提前知悉相关的格式要求,可以给编辑留下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此外,投稿要做到把握编辑和专家的研究方向,最好是国内的权威专家或组织对投稿进行评审。还要注意投稿到公共邮箱,这样方便外审进行标准化评审。
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我们最先需要关注的是文章的标题。有的同学题目范围没有侧重、过于空泛,因此很多审阅的老师单看标题就对文章的内容失去了兴趣。因此,大家在选题时一定要慎重、适当,不要太大胆。老师指出可以加上副标题,让论文变得更具针对性。当然,选题也不能过小,太小的范围挖不出很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文章的思辨性,让文章更加深刻。
此外,摘要以及文章中的关键词,要具有概括性,点明主题。
正文方面,要有适当的文采,但过犹不及。学术论文不能写成文学作品。就哲学而言,语言艺术做好的是中国传统哲学,较不好的是外国哲学,因为内容较为晦涩。至于论文写作,我们首先要注重原创精神,其次是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是要多读外国著作,以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古代经典,从中吸取精华。例如从唐诗宋词中学习其节律与意境,如果能从经典之中细心研磨,定会受益匪浅。
之后老师提到了同学们在写作时会遇到的困难。有些人写出来的论文逻辑混乱,没有条理。这是因为研究的论著与人物比较生涩难懂。论文的结构,除了关键词之外,正文还要包括引言。这就要求我们把国内外近期对本问题的研究实例全部梳理,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接下来要做的是从独特的视角探求其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方法措施,这就显示出了论文的原创性。孟宪清老师强调,论文的的结构一定不是并列式的,“首先其次”要不得,它一定是递进的、层层深入的。最后,写作者还要点出文章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进入问答环节
1、谢谢孟老师的讲授,很贴合实际,请问小标题的递进式可以再详细讲解一下吗?
A:我们要根据表观现象,匹配世界观,找到方法论和思维方式,进而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层层递进。从哲学的本体论找最合理的方式。
2、Q:文章除了引言、结论之外的各个部分是否应该篇幅大致相似?如此要求是否与详略得当的要求相悖?谢谢您!
A:篇幅还是要大致平衡着写,需要有所侧重,但也不要走极端。
3、Q:请问容易写出口语化的文字,如何把自己的思考用学术语言表达出来,有什么训练方法或者改进策略吗?
A:写文章可以把长句子写成几段,不要写大的复合句,可以多试试短句。比如康德的文章一段只有一个句号,读起来其实是很费劲的。
4、Q:请问您关于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学术训练有什么建议吗?
A:本科生尽量少看哲学教材,多读读著名哲学家的代表作。按照哲学史的线索来读,先读大家的代表作,之后逐渐向外扩展。目前而言,大众的哲学作品还是比较平庸的。毕竟考试是一方面,搞学问是另一方面。
感谢孟老师为我们解答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的相关细节。此次讲座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干货满满!在本次思想交流过程中,孟宪清老师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研学道路上的姿态指明了方向。“想要在学科上有所建树,学科经典的阅读和汲取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