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论坛十三期——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身体感觉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双一流”建设与“三个转型”综合改革要求,切实推进体育与人文深度融合,提高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人文素养,加强人文学院学科建设,2020年11月28日15:00,人文论坛第十三期讲座在腾讯会议顺利召开。本次讲座由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尚杰研究员主讲嘉宾,讲座题目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身体感觉”。
刘晓老师主持开场后,大家对尚杰老师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尚老师的讲座表示欢迎与谢意。尚老师的讲座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
内容回顾
尚杰老师围绕萨特关于“自由”、“存在先于本质”、人的“选择”与“自欺”等方面展开讲座。整场讲座,尚杰老师用轻松自在又不失深刻性的语言,让大家沉浸于哲学的海洋中。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精彩的讲座吧!
一、身体哲学
讲座伊始,尚老师针对“体育哲学”或“身体哲学”的研究提示道,对“身体”的思考是一门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不管在学术研究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不应该先预定方向和目标。对体育哲学或身体哲学而言,如果对“体育”或“身体”做出概念预设,那么研究就会服从于既定的目标,容易让问题浅显化。“体育”和“身体”的意义应该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展开。接着尚杰老师向大家解释了“身体”的概念。在哲学范畴中,“身体”具有丰富的意涵,除了我们普遍认为的肉体,还包括情绪、思维等不同的方面。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观念:“存在先于本质”
在对萨特的回顾中,尚老师首先提出存在主义是指存在先于本质。而后将其与传统哲学区分开来——在传统哲学中,本质是先于存在的,有一个先在的计划、目的,然后才有相关行为。紧接着,尚老师将话题引到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一观点。他提出,人要首先存在,然后才可能谈人是什么。而存在,是指人在生活中,具体的、实际的存在。而对萨特而言,并没有先行的、固定的本质规定。人的规定出于选择,正是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才导致人成为了不同的样子。
三、关于人的自由选择
在第三部分,尚老师向大家阐明,人有选择的无限自由。然而,人往往逃避、不承认自由。因为自由需要面对陌生环境,需要承担自由的后果:为自由负责。因此自由往往是困难的。正因为自由的困难,没有能力的人是逃避自由的。另一方面,选择是无处不在的,而“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这就是生活本身就是困难。
正因如此,身体哲学也是一门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现代身体哲学的开创者叔本华将康德的“自在之物”解释为人的冲动、个体性、身体性;尼采同样将“身体”引入哲学来解读康德的“物自体”。对叔本华而言,没有身体的感受,我们无法拥有对事物的观念,例如对“月亮”的观看。同样,萨特也指出“身体”是在实际生活中与选择相关的活动,他将哲学与生活世界结合起来,并表明二者息息相关。
萨特小说中的“咖啡馆场景”能更好地说明这一点。咖啡馆的桌椅、灯光、气味、人群等构成了一种实际场景,主人公比埃尔“我看到她不在这里”,为何?原因在于这一切取决于其注意力的方向,也决定了其对背景材料的选择。在人的选择下,其他材料都被虚无化了。而萨特正是从虚无中唤醒了这些真实的情绪。萨特认为人的自由就是从虚无中“选择”出来的。自由是一种心灵的现象,并充满了偶然性。同样“厌倦”也是一种存在论情绪,它是“人不是机器”的最好证明:AI技术无法取代人,机器人不会厌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厌倦,是指广义上的、与身体相关的情绪。
四、关于“手”的哲学
在第四部分,尚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萨特描绘的生活化场景——男女约会。通过该场景的描绘,尚老师带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存在与虚无》中关于“手”的哲学。在约会的场景中,女子的模棱两可的“手”同时具有事实性和超越性。手的冷漠有效地诠释了“自欺”这种半透明的行为。“自欺”是一种自在的、半透明的、暧昧的,甚至可以是某种舒适状态。然而毕竟“手”不是物体,具有一种超越性。因此爱是比爱还多的爱。基于此,尚老师还指出像“六点钟闹钟响了,必须起床”这种似乎带有必然性的事实,往往也是一种“自欺“。因为事实上,可以没有这个“必须”。
最后,尚老师回溯存在主义的历史,提出相较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辉煌 21世纪存在主义的复兴。存在主义哲学家们非常关心人的“不自由”与“被奴役”虚假情绪。存在主义哲学就是试图通过活生生的生命体验揭示出人的自由本身,进而揭示出生活本身的可能性。
尚杰老师和我们分享萨特“我思故我在”的存在主义哲学让我们更深入地感悟到“身体”是实际生活中的活动,也更懂得哲学应当与生活世界相结合,哲学不应该被束之高阁,它与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