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北体人文论坛第二十一期|周兴陆教授畅谈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
人文学院 北体大人文学院
北体人文论坛 第二十一期
周兴陆教授畅谈中国文学史上的
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
10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兴陆教授应邀做客第二十一期北体人文论坛,在东平房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中文系黄二宁副教授主持,来自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学院的师生近百人前来聆听。
讲座开始前,黄二宁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周兴陆教授的治学经历、学术成就和研究特色,现场师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周教授的欢迎。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场精彩绝伦的讲座吧。
内容回顾
讲座伊始,周教授结合中华文化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个突出特征,指出本次讲座的核心思想:“壤地有南北,而人物无南北,道统文脉无南北”和“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早期南北对峙时期形成的心理隔阂。周教授指出,“中国”的地理空间概念随历史发展不断扩展,从而推动华夏文明共同体的不断形成。在此过程中,早期南北之间还保持着相对的文化独立性。周教授引用了王粲《七哀诗》中“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楚”的诗句来说明当时南北之间的心理隔阂,又列举陆机诗文来说明当时南人在北方的艰难处境。
第二部分,分析天下一家时期文学中的南北问题。唐朝时期,统一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弥合南北裂痕,真正做到了南北统一、天下一家。“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道出了唐代诗人拥护长安、洛阳的共同心声。周教授指出,唐诗中有不少送南方士人落第还乡的作品,还有贬谪文学的出现,都说明了此时南北文化与民族认同心理的高度统一。
第三部分,分析易代之际南人对北方政权的抗拒与靠拢。周教授从历史发展的整体视野,阐释了宋元、明清时期南方士人的矛盾心理与观念调适的文化原因,认为“华夷之辨”的观念淡化,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的新的家国观。周教授举出宋元之际家铉翁“壤地有南北,而人物无南北,道统文脉无南北”的例子,论证了元代以后南北之间进一步融合认同的历史趋势。
最后,周教授指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分久必合、天下一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政治的向心力、道统文脉的普适性和包容性,要远远超越地域的狭隘性。正是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强大力量,才保证了中国文化能够源流不断、江山一统。这一点对今天的中国也具有重要意义。
黄二宁老师代表师生对周兴陆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黄老师表示,周兴陆教授的讲座纵论中外古今,激情澎湃,酣畅淋漓,显示了古代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思想研究的无穷魅力,我们听得是意犹未尽,并被深深感动。周教授讲的不仅是文学、历史,讲的还是人心、人情,是人生,是命运。黄老师说这是一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讲座,是一场学术大餐、思想盛宴,自己也是受益匪浅,并用三句话概括了学习感受。一是“三大”:大问题、大视野、大文化;二是“三度”:思想的高度、历史的深度和关怀现实的温度;三是“三力”:深刻的洞察力、思想的穿透力和情感的感染力。
为了对周教授表示感谢,人文学院的学生代表为周教授献花。随后,周教授还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现场氛围活跃融洽,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最后大家合影留念。
互动提问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积极踊跃提问,周教授给出了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的答案,场面温馨而热烈。
Q1:
周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隋朝以来天下一统的政治格局与南北融合,是否对唐朝诗人产生了重大影响?
A1:
是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是诗人眼界的扩大。我刚才讲杜甫本来是河南人,他早年的时候去过吴地,然后去了四川,晚年的时候死于湖南。他去过很多地方,这种情况在六朝时是不可想象的,其阅历、眼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拓。第二个方面,是诗人心态的变化。偏安的心态和大一统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像我们中国人这种大国的心态和一个小国的心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杜甫的那种政治格局和李白的那种大气磅礴的格局,是六朝所没有的。因此,我想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分裂的格局和大一统的格局反映在文学上是有很大差异的。
Q2:
周老师您好,南北朝时期,北游或南归对当时士人心理、文学创作是否有影响?如果有,有什么影响?
A2:
有影响。我们以谢灵运来说,谢灵运祖籍河南,本来是北方人,他出生在浙江,见到了和北方不一样的南方的清秀山水,直接影响了他的山水诗创作。山水文学的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具有优美山水的南方,与北方文人南下有直接的关系。
Q3:
周老师您好,您刚刚讲到江南士人在政权稳固以后抵抗情绪消解,企图入仕新朝,这是否是一种妥协和被动?
A3:
这个问题非常好。在传统观念里,“尊王攘夷”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在明末清初才会有很多人抵抗,我们不能说这是没有意义的。至于后来的妥协,我认为是用儒家文化去改造新政权,让政权变得合理化。我们需要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看问题,而不能非此即彼地看问题。
学生感悟
人文学院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张智盟:
听完周教授的讲座,我感到对中国文学史有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周教授的讲解非常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让我对地理空间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华夏文化的大一统形成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盛唐气象,南北一统,在南北对立缓和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唐朝采取的弥合南北裂痕措施的重要性,这让我对南北统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总的来说,听完周教授的讲座后,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这对于我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刘韵洁:
通过周老师的讲解,我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传承以及南北对立与融合之间的变化,及其对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中华文化的广博和包容有了更深刻的文化认同感。
人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王海冰:
周老师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下,从历朝以来的不同文化交锋、士人的游历和事迹出发,阐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这个宏大的命题,展现了深度、广度、宽度。在演讲时,周老师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让我不自觉地被吸引。周老师准备得也特别充分,旁征博引,功力相当深厚。在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时,周老师深入浅出,加以进一步引导和阐释,让我很受益。能够参加这次活动我也很兴奋,讲座的水平很高,激发了我对文学研究的学术兴趣。
人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郭京旋:
“坐听弦诵声,细嗅杏坛香。”周教授的娓娓道来,如燃香持诵,又如潺潺流水,缓缓沁入在场观众们的心中,潜移默化,余味悠长。周教授既有文学滋养而出的温文尔雅,又有历史积淀而出的沉稳大气,是我非常钦佩的老师。“壤地有南北,而人物无南北,道统文脉无南北。”得益于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乡土观念浓厚,历史上虽多有纷争、割据和对峙,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分久必合、天下一家的趋势。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动态中,文脉绵延,生生不息。文化认同始终根植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并造就了我们如今的文化自信。古有曲水流觞,今有讲座之堂。听此一课,便如经历一场“秋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人文学院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吕乖巧:
很荣幸能够聆听周教授的讲座。通过讲座,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征。同时,我也理解了“壤地有南北,而人物无南北,道统文脉无南北”和“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一核心思想,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愈发强烈。在讲座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周老师耐心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获益匪浅。
人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李依婷:
周兴陆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非常精彩。从中我了解到,文学史上文人“北游”“南归”现象在不同时代的表现不同。虽然在古代,南北之间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对峙,但总的趋势是走向南北融合、形成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格局,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可以消弭地域差异、超越地域的狭隘性,这点令我印象深刻。我相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当今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新闻3班 沈轶能:
本次讲座,让我打开思维的天窗,从空间维度去复盘历史足迹,解读中国士人在思想与文化上的变迁,从而宏观认识到中国江山一统、国泰民安在民族心理上的落脚依据,更在溯古及今中感喟于文化源远流长的包容奇迹,最终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总体来说,中国幅员辽阔,总体上分久必合、天下一家。中国以儒治国,以文化立国,文化认同感可消弭地域的狭隘性、差异性,塑造出政治向心力,以及重构于道统文脉的普适性。中华大地的山川沟壑孕育了各式各样的地域文化,可也正是各地文化的求同存异,超越山岳江湖的局限,上升为政治性的中华文化,凝聚了九州八荒,再反向保障了中国江山一统,源远流长。“壤地有南北,而人物无南北,道统文脉无南北。”只有“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才能捧过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2023级硕士生 李程:
在本次讲座中,听周老师讲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问题,受益良多。正如周老师所说:文化认同感消弭地域差异,而政治的向心力、道统文脉的普适性和包容性远远超越了地域的狭隘界限,分久必合、天下一家是总的趋势。也正因如此,中国才能够源流不断、江山一统。
本次讲座为人文学院庆祝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人文学院、科研与反兴奋剂工作处、体育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人文学院学生会承办。
文案/孟文焱
照片/魏若涵
编辑/李夏霈
校审/黄二宁、刘珺旸、董佳怡
指导老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