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李哲罕:休闲的意义与目的
2023年4月14日下午,北体人文论坛第十五期顺利举行。本期论坛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哲罕教授主讲,题目为“休闲的意义与目的”。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蒋小杰教授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人。本期论坛由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人文学院、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等百余师生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
在讲座开始之前,蒋小杰教授隆重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讲人,对李哲罕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讲座开始,李哲罕教授首先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休闲是什么?他指出,当下的人们对于休闲存在一种普遍的误解,即单方面强调休闲的娱乐意味,这种误解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抽烟、赌博等活动是否属于休闲?更进一步,我们需要思考,休闲到底是否具有伦理内涵?目前对休闲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其一是基于社会学的实证倾向,即只关注休闲的内容和形式;另一则是基于伦理哲学与休闲学的性质与规范倾向,关注其好坏的判断。以休谟问题的形式来表达,即前者关乎休闲的“是”,后者关乎休闲的“应当”。
接下来,李哲罕教授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所言的闲暇与劳作,到现代伦理意义上马克思与韦伯的休闲与劳动,再到后现代意义上对意义的摧毁,在不同时代对“休闲到底是什么”作出了不同回答。李哲罕教授指出,进入消费社会,生产力处于过剩状态,新的需求亟须被调动起来,人的欲望在消费主义力量的裹挟下无限增长,受到全方位的刺激。在这一背景下,逐渐丧失价值理性而走向工具理性的劳动显示出显性的强制性,与之相对应的,休闲也被赋予了一种隐形的强制性,这正是目前人们对休闲产生普遍误解的症结所在。李哲罕教授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由是一种表象的自由,在这之中,劳动分工仅仅能让人得到片面的发展。而共产主义社会中的自由则是一种绝对的自由,追求劳动的解放与人之为人的整全性,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付出必要的劳动,以此实现社会整体的收益,此时,劳动与休闲的二元对立就能够被打破,劳动得以成为真正的自由。
最后,李哲罕教授提出从伦理学视角看,应然状态下的休闲应实现在自身之中寻求资源,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性。面对现代社会休闲所面临的问题,李哲罕教授引入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思想,认为以交往理性为主导力量,能够一定程度上抵御工具理性对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生活领域的系统支配,重建生活世界与系统之间的协调机制。休闲学研究的目的也正在与使我们理解工具性控制和个人意志之间的冲突压力,休闲批判研究能够并应当在理解社会方面发挥核心作用。通过交往理性的引入,休闲能够得以恢复其本真的面目,赋予人“成为人”的力量。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蒋小杰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认为,李哲罕教授对于休闲的本质以及当下休闲面临的困境有着极为全面又透彻的理解,邀请其来到北京体育大学为同学与老师们开设这一讲座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次讲座使参会的师生都能得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观点对休闲进行更多反思。同时,蒋小杰教授也对其所提出的休闲中的交往理性的价值和前景表示出赞同,认为休闲应当具有“为自身之故”的价值,也是人之为人应有的内在追寻。
点评结束后进入到问答环节,多位参会师生围绕“休闲”这一主题和本次讲座的内容提出了疑问与自己的见解。李哲罕教授就参会师生提出的“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概念是否存在差异?”“当代休闲体育的自然属性是否契合于休闲的应然目的?”“是否存在具体的措施能帮助我们实现休闲的真正价值?”等问题作出了细致且富有启发意义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