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下午15:30,由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年度外专讲座在师统讲堂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也是此次外专讲座的第三场讲座,特别邀请到了苏珊·里希特教授(Prof.Dr.Susan Richter),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周海霞教授为本次讲座进行了翻译。
1.
第一场题为“跨文化性”的讲座中,里希特教授从学术史和概念史的角度对“跨文化性”进行了梳理和讨论。第二场讲座,罗斯博士对欧洲奠基礼仪式进行充分的探讨。里希特教授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奠基礼的跨文化探讨。
2.
里希特教授认为欧洲基督教奠基仪式是全球福音战略的一部分,也是欧洲殖民扩张的一部分。在亚洲尤其是日本和中国,这一战略企图在19世纪受阻,因此被记载的奠基仪式非常少。她的观点是建房礼仪的形式布局均依赖于教会用地的的财产关系,以及亚洲建房者的宗教信仰,还有当时的政治形势。
3.
接下来里李希特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十六至十七世纪早期的相关历史。在印度果阿,教会祈祷室、教堂和培训机构的土地通常没收自印度人手中,所以,这些地产都归属耶稣会所有。1540至1541年,即耶稣会教士到来之前,当地印度人受葡属印度当局胁迫,不得不放弃所有印度教寺院和其它宗教场所——所谓“合作”实属迫不得已。在日本,耶稣会教士占有大量地产,在1569至1570年的长崎,教士在宗教和世俗领域均享有权威,所以他们也执行管辖权。葡属印度的行为也被教士在日本使用,当时土地归属教会之后,原有的寺院和其它建筑一律拆除,可二次利用的建筑材料均被修建教堂和学校——在这一情况下,教会建筑奠基礼仪被理解为当地文化和宗教的转型,同时体现新建教区的正确信仰——仪式所用的奠基石通常取自现有建筑材料,要么被掏空,要么被题字装饰,然后埋入地基内。
4.
在澳门,情况则完全不同。1513年,第一位可考证的葡萄牙人Jorge Alvarez在中国珠江三角洲登陆,时值明代正德八年。但很快葡萄牙人便意识到,中国不同于其它亚洲帝国,无意与与西方人展开贸易。葡萄牙人成功促使教皇格里高三世在1576年1月23日将澳门升为教区。1565年,耶稣会教士建立圣保禄教堂,1601年被烧毁,教士想尽快重建,动工奠基定于1602年的平安夜。参与奠基的不仅有耶稣会教士和葡萄牙教徒,还有即将皈依的日本基督徒和大概两百名中国人,还有非基督徒的建筑工匠,包括石匠、木工和普通搬运工。尽管澳门圣保禄教堂的奠基仪式没有同时综合欧洲基督教和中国建房礼仪,但依然展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因此,开工礼仪以务实姿态满足了双方利益,证明耶稣会传教士范礼安的文化适应政策是耶稣会向非基督徒的中国人妥协的原因。
5.
在当今中国,奠基礼仪俨然成为教育、医疗或商业机构建筑动工之时向媒体展示的主要部分,这一礼仪的功能已经被大众熟知,并成为公共庆典的规范,体现了文化上的适应和统一。这种典礼通常体现官方的支持,并通过一起安放基石的仪式,将委托人、捐助人、设计者和使用者塑造成一个团体,比如:2011年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奠基仪式。这里,我们能看到语义上(这里指用词方面,因为之前中文里没有“奠基”一词)和礼仪上(而非宗教仪式上,因为今天已经逐渐世俗化)的跨文化交流。随之而来的是将新的文化元素融入自身的中国社会传统和政治语言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自身文化,另一方是广为人知的程序和仪式,其中已经没有任何源自欧洲的基督教成分。
6.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奠基石是一座建筑物埋入地下的见证。即使建筑物已不存在,奠基石仍可通过镌刻其上的文字向后人表达当初建造的目的,所以成为考古学的重要实物资料。这一功能或许是奠基礼仪上文化交流的成功之处:将时间停留在基石入土的一刻,从而,有关建造的过程和人物似乎可以永存。
问答环节举隅:
Q1:体育的跨文化性,体育作为一种非功利性的活动,广泛的渗入到中国的日常生活。中国文化中默认体育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价值较低。我感觉海德堡大学在跨文化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学派,世界上有没有别的学派的别的观点?
A:不管在哪里都不该轻视体育人,许多体育人取得了体育和社会上的成就。体育大学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人们认识到体育人是身体和智慧的统一。
这个理论在全世界仍然在讨论,海德堡并非唯一一个推崇这个方案的,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该方案开始于美国,但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推崇。
Q2:如何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规避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
A:本土文化,就中国来说,中国是多元化的,中国有很多历史文化,清朝满族人必须先学习汉族文化,我们现在会说明清构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一直有外来文化的融合因素。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中外双方都能在交流中受益。文化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有很多层次的,认同可以是跨文化认同。没有绝对正确的阐释。
Q3:在后殖民理论下,你如何看待奠基仪式的世俗化?
A:欧洲也有奠基仪式被世俗化的现象。原因:宗教因素的奠基仪式是为了获得上帝的护佑,现在不再有这方面的需求。而现在会在奠基石里放入钱币(世俗),以前会放入纪念币(有宗教因素),现在有的奠基仪式是为了宣传个人的投资贡献,具有功利性。
Q4:国内更注重自然科学,相对轻视人文科学,如果要在理工类大学开展一门文学类通识课,世界上有没有什么好的尝试呢?
A:我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来解释:饥荒与气候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者研究树木的年轮,假如这一年气候变恶劣,会影响树木的生长。自然科学的学者(如环境学)能用精确的数据来作为支撑。
“本土文化”补充:体育大学假如2020年在奥运会夺冠,自豪感会是属于中国国家认同的一部分,但奥运会源自希腊,现在被世界所接受。实际上,也就是说文化间都是有交流的。奥运会作为创意和设想,也在不断发展。
讲座回响
有幸听到了 Susan Richter关于跨文化性的报告,Susan从头至尾为我们传达了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流这样一种开放的观点。跨文化性不仅是文化与文化之间再认识再研究的一种观点,而且同样的为我们创造力极大的学术生产力。不仅是文化之间可以跨越边界,学科与学科也可以跨越边界,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的结合极大的拓宽了人类视野。
下午的讲座则更见两位顶尖学者的学识之广博,从西欧到中国,从中世纪到当代,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以奠基仪式的发展为线索,以小见大,以小小的奠基仪式来为我们阐述具体而生动的跨文化性的研究范式。最后,面对袁老先生关于体育跨文化性问题的回答,更是使我们这些学生深感身上传播体育文化责任之沉重。天下英雄出我辈,本次高水平的讲座为我们点亮了体育跨文化研究的一盏学术明灯,我辈当奋起,秉起前人的明灯,站在巨人的肩膀,推动人文与体育的跨文化跨学科交融。
—19人文学院孟令雨
随着世界沟通交流的深入,大学全球化、学术学问全球化不断发展,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要求。海德堡两位学者从全球化史观谈跨文化性方案设想到以具体奠基仪式实例探讨国别跨文差异和特点。主讲学者观点偏僻入里,在整个讲座过程中频现引发听众产生新思考的观点。
周教授的翻译自然流畅,句内意群安排和段落整体把控力都很精准,听众能较轻松的通过传译了解跨文化性方案这一专业度较高的观点。
主持人老师综合能力很强,讲座导入收尾及换场过度处理的灵活自然,中德双语与主讲人和观众应接及时避免了场上空白时间。
会中了解到,今日系列讲座筹备了近一年。主讲主题选择、会场翻译,讲座组织安排都能体会到人文学院的细致细心,希望人文学院今后有更多这样的精彩讲座。
—18级武术学院李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