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学校“双一流”建设与“三个转型”综合改革要求,切实推进体育与人文深度融合,提高体育大学学生人文素养,11月6日下午4:00,由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北体人文论坛”第五期在师统讲堂成功举办,讲座题目是《东西语言文化接触诸相》。
本次讲座由日本关西大学教授内田庆市教授主讲,由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齐灿博士主持,讲座面向全校师生开放,除人文学院田青院长、董梅副院长、张卓林书记及人文学院众多老师都出席了本次讲座外,学校其他专业老师和同学都积极参加,并进行了互动。
讲座开始前,齐灿老师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内田庆市教授的研究范围,随后田青院长代表人文学院向内田教授表示了热烈欢迎,拉开了讲座的序幕。内田教授则以30多年前他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有趣经历为引,讲述了他和汉语研究的不解之缘。
谈到文化接触,内田教授指出,异文化接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为物、人和语言。所谓“物”,内田教授认为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个方面。物质层面主要指异文化接触过程中的器物交流,如西域物产的传入;非物质层面主要指思想、文化交流,如汉语中“世界”、“圆满”、“因果”等词最初均为佛教用语;传教士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带到中国,最终被国画所吸收等。针对东西方观念中“焦点”的不同,内田教授特别指出,印欧语中,主语和谓语的联系十分紧密,二者在人称和数上保持着一致,体现了语言层面的“焦点”原则;而汉语是一种孤立语,主语和谓语关系相对疏远,例如“鸡吃了”,代入不同的关键词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关系。[鸡][猫][羽毛]="鸡被猫吃了,[鸡][饲料][空盒子]=鸡吃食物,[人][鸡][摸摸肚子]=人吃了鸡。
紧接着,内田教授通过回答“什么是翻译”这一问题,强调了文化接触过程中客体内涵和形式都会受到主体的影响。比如绘画、电影、照片、音乐等,由于表现者的立场、视角不同,最后呈现的作品也不尽相同,这是“人”赋予它的主观性。内田教授着重对《伊索寓言》的汉译史及圣像画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通过《伊索寓言》和圣像画在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表现形式,指出异文化接触与传播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尊重对方的文化,将本族文化置于对方文化背景之中进行传播,才能取得最优效果。
最后,内田教授指出,我们很难对语言下一个清晰明了的定义,其背景包含文化、历史、思维方式等,极其复杂,这之中尤以思维方式反映最为深刻。文化接触的研究对象包罗万象,其中,语言作为文化的媒介最为重要。通常,文化的“交通”都要借助语言,“此国文化”与“彼国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皮钦语(Pidgin)。这种皮钦语现象,比较为人所知的是“洋泾浜英语”,但其实皮钦语并非英语所特有,所有异文化接触过程中都会出现,如皮钦日语、皮钦汉语,以及早期蒙汉、满汉语言接触时出现的“汉儿言语”等,这也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
讲座结束后,也有许多同学针对讲座内容提出了相关思考和疑惑,内田教授也都一一给予了解答。
本期“东西方语言文化接触诸相”的讲座,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内田教授运用丰富的文献史料及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不仅引发了同学们关于语言文化接触的新思考,也指明了青年学子们今后在海外汉学研究方面可以继续深入的新方向,希望对各位同学今后的学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