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北体大人文学院
2022-11-09 12:05 发表于北京
“千古诗心,活力青春”雅集诗会 圆满结束!
10月30日下午,北京体育大学2022年雅集诗会暨“千古诗心 活力青春”诗词大会在师统讲堂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由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中华诗词学会体育诗词工作委员会主办,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为支持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会承办。中华诗词学会体育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原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田麦久先生,人文学院党总支张卓林书记,人文学院王巨川副院长,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黄二宁副教授,人文学院中文系王娜副教授,人文学院中文系高云鹏博士应邀参加本次活动。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诗意盎然”的金秋十月,来自北京体育大学10个学院的51名选手在赛前分成了13个小组,每组3-4个人。大家齐聚师统讲堂,一同以诗词颂无处买的青春,颂动禾黍的秋风,颂天下文人墨客的诗心;一同去体会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之最、古代艺术美的极致——诗词的魅力。众人陆续落座,雅集诗会就此拉开帷幕——人文学院张卓林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

张书记对80多岁高龄的田麦久先生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并亲临现场表示感谢,对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对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各位老师放弃休息参与活动表示感谢。张书记表示,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能够为培养高尚品性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希望同学们以参加这次雅集诗会为契机,爱读书、读好书,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粹,坚定文化自信。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发挥人文学科专业优势,为建设书香校园、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作出积极贡献。祝各参赛组赛出风格、赛出成绩、赛出品位,愿我们人生如诗、诗如人生!
第一项:听歌猜诗词——诗乐舞不分家

主持人播放一首首以诗词谱写的歌曲,在场同学们迅速举手示意主持人:“答案我已了然于胸。”甚至有的歌前奏未完,同学们的答案已出。可见同学们对诗词的热爱早已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早已在更多领域生根发芽。诗词在当今歌曲中的传颂,不仅是在传承、发扬诗词文化,而且将我们的心与诗人词人拉近一点、再近一点。让我们一同在歌声中再度体会百年前诗人胸中的感动吧。
第二项:诗词连连看

师统讲堂前面的桌上摆放着十三个袋子,每个袋子中放着散落的众多诗词句,选手们需要从中避开干扰项,挑出正确的句子,拼成一首完整的诗词。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组找自己会背的诗,有的找相似的诗句,有的使用排除大法……最终,选手们都发挥了聪明才智,完成了任务。
第三项:诗词接龙

主持人在大屏幕上投影出示范诗句,各组选手用每句诗句的最后一个字为开头,再接一句,以此类推……每位选手都各展才华,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时不时出现的“回环接龙”和“梅开二度”让师统讲堂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高云鹏老师在诗词接龙结束后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同学们的表现很精彩、很有活力,作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线教师,从这次活动中也得到很大启发,就是可以将教学、比赛、娱乐多种形式相结合,“寓教于乐”地学习中华诗词和传统文化。
第四项:双节棍表演

在诗词接龙环节后,双截棍表演将整个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由双截棍协会的刘自翔同学(2021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网新与新媒体)、姜雨彤同学(2022级体能训练学院体能训练专业)和杨宝瑞同学(2022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网新与新媒体)带来的双截棍表演《惊涛落日》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一劈一扫,一抽一提之间尽显攻防合一的艺术。呼吸吐纳心自在,气沉丹田手心开。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中华武术有他们这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孔传承,中华文化必将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第五项:盲盒

此盲盒非彼盲盒,雅集诗会的盲盒中藏匿着诗词与文学知识。每个小组各选择一个盲盒的序号,由主持人揭示“盲盒”里的题目,题目的难度就全看参赛选手们的运气了:有的是古诗给上句接下句,有的则是生僻的诗句填空或文学常识。选手们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为了自己小组的名次,拼了!

在点评环节,王娜老师对本届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诗词大会进行了充分肯定,鼓励同学们“诗酒趁年华”。希望大家向现场发挥出色、有备而来的同学多学习、多取经,为下次比赛提前厉兵秣马。同时,建议同学们史诗结合,多了解历史和诗词,走进更加丰富多彩的诗词世界。
第六项:民乐表演——春江花月夜

来自民乐团的黄子璇同学(2021级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和何思捷同学(2022级管理学院),一个弹琵琶,一个弹古筝,用古老中华的传统乐器演绎了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在琵琶声与古筝声中,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幽美邈远的春江月夜图。在这首千古绝唱中,在这琵琶与古筝曲中,唯有身临其境,我们才知“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动涕零。不知那写《琵琶行》《夜筝》的六一居士,那写《春江花月夜》张若虚,闻曲可会觉得“如听仙乐耳暂明”“别有深情一万重”?
第七项:飞花令

作为诗词大会传统艺能——飞花令,大家并不陌生。主持人指定一个字,由盲盒活动中晋级的七个组各派两个代表上台轮流作答。飞花令让本次诗会的气氛达到最高潮。台上七个组的代表都打开了各自积累多年的小诗库,台下掌声不断,都以饱满的热情为选手们鼓劲喝彩,颇有古时文人墨客们把酒斗诗、挥毫泼墨的飒爽之感。经过层层淘汰,4组和11组难分伯仲、旗鼓相当,在众观众一次次叫好声中,终于逐出了前三甲。
赛事结束后,中华诗词学会体育诗词工委会主任田麦久先生进行了总结点评。

田先生表示,观看了比赛全程,感到十分惊喜,并对本次活动的形式、组织等各方面给予高度评价。看到现场的观众热情高涨,选手之间的比拼异常激烈,田先生感到很欣慰。他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参加雅集诗会,不断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多关注、参与体育诗词创作,一起努力把体育诗词创作推向新水平。田先生还希望以后能把雅集诗会打造**学院的一个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规模,提高活动水平,更好地普及中华诗词文化。 经过激烈角逐,最后根据总积分评出了本次雅集诗会的一、二、三等奖。田麦久先生、张卓林书记、王巨川副院长等嘉宾为获奖者颁奖。获奖学生名单如下: 一等奖:黄 远(教育学院22级体育教育) 魏贻泓(心理学院22级应用心理学) 苟皓彬(教育学院21级体育教育) 陈彦华(教育学院22级体育教育)二等奖:李思嘉(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22级康复物理治疗) 刘雨婷(新闻与传播学院22级新闻学) 张文祥(新闻与传播学院22级新闻与传播) 刘若宁(新闻与传播学院22级新闻学三等奖: 袁琳(教育学院22级教育学) 邓芳芳(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22级运动康复) 赵雨昕(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22级运动康复) 王小婍(国际体育组织学院22级英语)(注:活动奖品会在比赛结束后一周左右发放。)



在颁奖环节结束后,人文学院王巨川副院长作了总结讲话。

他表示:“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歌传统的民族,中国历代诗人们创作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至今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审美力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在今天的舞台上,我们体会到孔子所言:‘不学诗,无以言!’在学校宣传部、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学院各位老师、同学们的精心组织、筹备下,‘千古诗心 活力青春’诗词大赛完美举办,我代表学院感谢你们,更要感谢积极参加比赛的同学们。希望明年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比赛当中,为体大人文再添精彩!”至此,北京体育大学2022年雅集诗会暨“千古诗心 活力青春”诗词大会圆满落幕。在场的所有人都收获了诗意的金秋和咏诗颂词的同道中人以及无与伦比的快乐! 孔子曾云:“不学诗,无以言。”在春秋时期,诗是《诗经》,是人言之本;如今,诗是唐诗宋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浪漫情义、是“对酒当歌”的旷世豪情……在我们未发觉之时,诗词早已融在了我们的血液中,刻在我们的DNA里。本次活动积极鼓励同学们去欣赏诗词、背诵诗词、理解诗人词人的感受,希望同学们都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叶扁舟,驶向万千世界。本次雅集诗会活动受到了全校各学院各专业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欢迎。以后,人文学院将总结活动经验,拟每年举办一次,欢迎同学们持续关注、积极参加!近期,人文学院将联合全校诗词爱好者成立“青年浣花诗社”,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在诗社中一展诗才!

金风瑟瑟,红叶萧萧。2022年雅集诗会一别,望来年,与君再会!
文案/杨方晨
图片/熊仕娟
编辑/李成露
校审/房文怡、张峰瑞、刘婧茹
指导老师/智慧